您当前的位置:中国IT时代网>资讯>正文

惠而浦总裁月底辞职控股股东已预受格兰仕要约收购

时间:2021-04-16 16:03:20  阅读:9715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惠而浦总裁月底辞职控股股东已预受格兰仕要约收购

在格兰仕正式启动要约收购,公司控制权可能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惠而浦(600983,SH)管理层的调整也在同步进行。据惠而浦4月15日下午披露,公司总裁艾小明拟在本月底辞职。艾小明在2017年“空降”成为惠而浦总裁,在其任期内,公司除了2018年的业绩表现不错,近两年连续亏损。在艾小明之前,多位惠而浦的高管提交了辞职报告。

  目前来看,在惠而浦控股股东惠而浦(中国)投资已预受要约下,格兰仕要约收购惠而浦股权事项生效的“底线”条件似乎已初步达成。

  总裁宣布月底辞职

  据惠而浦公告,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总裁艾小明提交的书面辞呈。艾小明因个人原因,计划将于4月30日辞去公司总裁、法人代表职务,在4月30日前,仍继续履行相关职责。

  艾小明在总裁职位上累计干了3年多时间。2017年9月,惠而浦宣布重大人事调整。因个人原因,金友华申请辞去其担任的公司总裁的职务。与此同时,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艾小明为公司总裁,并同意提名其为公司董事候选人。

  艾小明出任惠而浦总裁有些临危受命的意味。2017年前三季度,惠而浦一改过往盈利局面,净利润亏损5660.94万元。从履历来看,当时的艾小明没有经营家电的从业经验,更多的是担任职业经理人。基于此,外界对艾小明能否带领惠而浦走出困境颇有质疑。

  从实际结果来看,艾小明上任后的惠而浦在经营管理上的确有一些变化。惠而浦曾在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公司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升级调整,压缩了毛利率贡献较低的产品,聚焦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强化品牌塑造,完成分渠道分品牌的区隔。上述措施使公司在收入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产品毛利贡献水平。此外,公司对成本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优化组织结构,合理配置生产及人力资源;实施有效的采购降本和技术降本措施;公司智能工厂投产也带来生产和部件供应、质量等效率提升等。

  一系列举措下,惠而浦的业绩反转立竿见影。2018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370%。只可惜好景不长,2019年度,受失去“三洋”品牌使用权等因素影响,惠而浦巨亏3.23亿元。根据2020年度业绩预告,公司再度预亏1.5亿元~1.8亿元。

  准备辞去总裁职务的艾小明并非就此与惠而浦告别。公告显示,艾小明仍将保留公司董事、公司董事会战略及投资委员会成员、董事会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职务。

  收购生效“底线”条件初步达成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3月以来,惠而浦已经披露了多位高管的辞职公告。3月4日,公司宣布研发副总裁黄育楷辞职。4月6日,公司披露财务负责人何卫权及监事刘志超辞职。4月10日,公司公告人力资源副总裁鲁涛辞职。

  高管接连辞职,无疑与惠而浦股权结构面临巨变有直接关系。3月末,格兰仕正式向惠而浦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4.68亿股,占惠而浦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1%。格兰仕表示,拟通过本次要约收购获得惠而浦的控制权,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业务经验,帮助上市公司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等。

  格兰仕要约价格为5.23元/股。要约收购报告书指出,若预受要约股份的数量少于3.91亿股(占惠而浦总股本的51%),则本次要约收购自始不生效。

  3月31日以来,惠而浦的股价一直保持在7.3元/股以上,前述要约收购价格似乎并没有吸引力。但格兰仕显然已经与惠而浦主要股东“谈好了”。惠而浦实际控制人惠而浦集团、第二大股东合肥市国资控股此前均对格兰仕要约收购惠而浦股份事宜表示欢迎。

  上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在要约收购正式启动的次日(4月1日),便有两个账户预受要约2.38亿股;4月2日,新增一个账户预受要约1.53亿股。在这之后,陆续新增数个账户预受要约,但股份数量很少。截至4月15日,有8个账户合计预受要约3.92亿股。以惠而浦的股权结构分析,至少控股股东惠而浦(中国)投资(持股3.91亿股)已经拿出大部分股权预受要约。至于第二大股东合肥市国资控股(持股1.79亿股)是否也已拿出部分股份预受要约,根据公开信息尚无法下绝对判断。

  格兰仕此次要约收购期限自3月31日至4月29日,期限届满前最后三个交易日,预受股东才不得撤回其对要约的接受。此次要约收购能否最终成行,还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李群

原标题:惠而浦总裁月底辞职控股股东已预受格兰仕要约收购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